“还是不要国内的公开课了吧。国家不是搞过什么精品课吗?有几个人看?”网友“呼吁中国实行陪审员制度”说。
另一些网友则认为,“科技类的可以适当看点,如果所介绍的知识太老土的话,那就是丢人!哲学类的我不想看,也不值得看,很多哲学观点都不敢说的阉割版哲学类公开课有些还是错误的,怎么值得看呢?”
与激进的学生、网友相比,接受本报采访的高校教授对公开课都非常推崇,甚至希望用公开课来改变中国教育现状。“一个成功的学者不应该在象牙之塔,应该走出象牙之塔。摄像头告诉我们,你在象牙塔里面讲课,要想到象牙塔之外。”教授《交响乐赏析》的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吕建强老师称,“我觉得这对中国教育来说也是一个飞跃。”
那么,体现互联网开放、共享、互助精神的公开课,在国内为何变成不尽如人意?
方式:国外轻松活泼 国内照本宣科
“看国外公开课,每次都大开眼界。印象最深的是耶鲁教授卡根盘腿坐在桌子上讲哲学课《死亡》。他摆出观点,并告诉我,他的观点不一定是标准答案,只是为了抛砖引玉、激发思维灵感。”人民大学学生张晓说,他也看了些国内的公开课,“常看到老师非常拘谨地站在台上,每次从‘我今天讲第几章第几节’开始,缺乏创新,说教味浓重。”
教学风格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门课程的受欢迎程度。通过对比国内外的一些公开课记者发现,国外公开课的老师大都像演讲一样授课,不拘泥于“讲台桌”,与同学互动的环节也非常多,给人轻松、活跃的学习氛围。
比如,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供的课程视频不仅有授课,学生如果想跟踪教授布置的作业和课堂笔记,还可以点击该教授的网页查看,互动性更强,也更有课堂上的真实感。
相比之下,国内的公开课就“死板”了很多。“国内公开课大多是事先排练好的吧?老师大多是照本宣科,或是安排学生提问题,并准备好标准答案,上课时师生间对答如流,不像国外那样是一场头脑风暴,因此思想性、趣味性都大大降低。”浙江大学一位大三学生说。
就连推崇公开课的张智华等老师也指出,不管是高校的公开课,还是超星等民营机构推出的视频,都有拍摄角度单一问题,仅仅拍摄老师讲课,不拍摄与学生的互动,学生没有麦克风,发言也听不到声音。
内容:国外代表民意 国内生搬教材
与国内精品课由政府组织、专家评审不同,国外“公开课”主要代表“民意”。“美国高校实行的是学分制,学生选学多、受欢迎的课程,才推到网上。”一位老师介绍。
比如,美国的萨尔·汗在家录下超过1500个小型教育讲座,主题覆盖了数学、物理学、金融、生物和当代经济学等内容,他的视频总观看次数超过了2000万,平均每天的观看次数超过7万,平均每堂课有1万人观看。就连比尔·盖茨也成为了萨尔·汗的粉丝,盖茨和11岁的儿子经常一起观看这些视频课程。
这说明网络公开课的卖点不是“名校”,而是内容。美国实行的是学分制,学生选秀多、受欢迎的课程才推到网上。相比之下,国内公开课大多只是上线了一个“讲座”,还停留在课件共享的阶段,内容陈旧,门类较少。
值得注意的是,国外高校的网络开放课程门类较为齐全,内容也较为广泛,但在国内流传较广的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。以“网易公开课”为例,其中人文社科类资源占所有课程资源的八成以上。
对此,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夏可君老师认为,国内的课程设置本身是有问题的,“还是以往的套路,比较教材化,别人写的教材我去讲,这在国外基本是不大允许的。这是中国大学的一个体制问题,没有教材不好讲,有教材又把老师限制住了,国外的不会这样。”
王昆扬则认为,学校教育还是主要的途径,网络教学只是辅助手段。特别是数学这门课,“我认为数学应该是面对面的教,甚至手把手地教,普及班似的教法没有什么效果。”
观念:国外重教学 国内重论文
中科院院士、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指出,上世纪80年代初,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时候,麻省理工学院就开始把他们的教材公布在网上,意思就是,这个教材是可以共享的。
三大缺失 国内公开课 PK 国外公开课 www.jdcok.com/anli/5/1429.html